• 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20-04-27

4月27日,云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第十二周的升国旗仪式,为了安全起见,各年级虽然已经返校,但仍采用班级独立线上升旗的形式参与本次仪式。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同学们全体起立,面向国旗行注目礼


本周在国旗下讲话的是我校语文学科李兵军主任。李主任为同学们分析了当下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,并给了所有孩子们三把学好语文的关键钥匙:通过读课文、读经典、读图屏获得名为“多读”的钥匙;通过写好字、写随笔、写作文获得名为“多写”的钥匙;通过背课文、背经典、背素材获得名为“多背”的钥匙。这三把同样重要的钥匙,缺一不可,也不分主次,同时持有才能打开学好语文的大门。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同学们倾听李兵军主任讲话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
云南农大附中第十二周线上升国旗仪式纪实

同学们认真撰写感悟


多读、多写、多背——学好语文的三把钥匙
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:如何学好语文。

在生活与教育中,有些道理是需要反复论证而让人晓喻的;有的道理是无须论说而人尽皆知的。中央顶层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教育改革,不只是语文,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,得语文者得天下,这实在是不需要论证的道理,实在是个常识。我们该如何学好语文,如何赢得天下?在此,我给同学们提供三把钥匙。

得语文者得天下,得阅读者得语文。多读,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把钥匙,通过这把钥匙我们能够打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“宝库”。我们都知道理科学习靠题海,文科学习靠书海。没有广博的阅读,仅仅靠课本上那几十篇课文,是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。而当你们有了海量的阅读,不读语文课本也照样可以形成语文素养。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在阅读中获得,方法与习惯在阅读中形成,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在阅读中养成。那我们该如何去读呢?

第一、读课文:琅琅书声是语文课最美的声音,因为只听、看无法真切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,只有通过反复朗读,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。初读,是为了读得流畅;再读,是为了理解大意;三读,是为了感悟主题;最后,我们才能完全投入到课文,与作者对话。朗读,是读懂课文的最好方式。而且,经常大声朗读的孩子会找到语文表达中的节奏感,也就是语感。这对于之后开展课外阅读,完成阅读理解,有很大的帮助,也是我们表达交流的开始。

第二、读经典:“取法于课内,得益于课外”是语文学习的真谛。读课文只是一种方法的习得,我们更多的语文素养要在经典里汲取。最近,教育部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,其中小学110种、初中100种、高中90种,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,只看所谓的课内教材,别说高考语文,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。这要求我们要读好书,读经典的书,读适合我们年龄阶段的书,而不是读浅薄无聊的垃圾印刷品,更不是读有害的“毒品”。如果你依然说自己没时间读书,就等同于说自己要放弃所有学科。周国平先生曾说过:“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,一旦养成,就终身受用,仿佛有了一个不会枯竭的快乐源泉,也有了一个不会背叛的忠实朋友”。

第三、读图屏:数字阅读正在悄然走红,借助手机、电脑、电子阅读器等设备,“万卷书”触手可及。据统计,2019年全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达4.3亿人,人均数字阅读量已达12.4本,人均单次的阅读时长达到71.3分钟。未来数字阅读会有怎样的前景?身处“读屏时代”的我们,应如何摆脱“浅阅读”之困,享受阅读之美?我们应该乐观地预见,一个受过良好语文教育,养成终身阅读习惯的阅读者,将会充分享有随处可读的便捷,无论是为着精神消遣,还是为着研究学习。

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,也是一门表达的学科。说直白些,就是既要“吞下去”,也要“吐出来”。因此,我给大家的第二把钥匙是——多写,我们要能够将阅读中吸取的养料转化为自己的思想、情感,并表达出来。这里说的“写作”远不只是课堂上的限时训练,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记录、随笔等等,形式不论,内容灵活。具体而言:

第一、写好字:千万不要忽视书写,特别在中、高考考卷上,一分的卷面分足以拉开成千上万人的差距。现在是电脑阅卷时代,哪怕你的答案写得再好,作文写得再精彩,只要你的字迹模糊不清,就很难得高分。我们发现,语文成绩不错的孩子,写的字一般都很好看。都说“字如其人”,从你的字迹上就能看出你写字的态度,进而看出你学习的态度。因此,从现在开始努力提升你的写字水平,坚持练字,拥有一手好字甚至能成为你今后人生的敲门砖。

第二、写随笔:不用拘泥内容,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你的青春。当你老了,走不动了,在炉火旁打盹,它们就是你最好的回忆。每天多则一篇文章,少则一段话,长此以往,你的表达会越来越流畅,专业写作,高级别创作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
第三、写作文:写作这件事,写得越少越害怕,写得越多越不怕。写作,不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,也是为了文学练笔,学会借助笔和文字,将心里的说法说出来,让别人了解内心的自己;也是一个人生活见闻史和心灵成长史的记录,年纪越大,作文中的思想越深邃。

综上,就是语文学习的两面,阅读和表达,但阅读能力和表达素养都不是凭空而来的。复旦附中校长说过:学语文,就是靠死记硬背。古人读书时基本不讲解,自己读,自己体会,老师再稍微点拨,就产生了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代代才人。我们如果再不读,再不背,腹中空空,就真的没有半分墨水了。“死记硬背”不是错,相反,它还是一种学习能力,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第三把钥匙。那我们要背些什么呢?

第一、背课文:胡适说过这样一段话“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:人心曲曲弯弯水,世事重重叠叠山。我就是觉得好玩,并不是很懂。到了60岁,我还是喜欢这句话,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。” 其实胡适未必不懂,字面意思也很浅显。只是60岁时的理解,肯定和9岁时的不一样。我们现在背下来的课文和知识,可能之后回头看,会恍然发现它有另外一层意思,那是独特而又珍贵的收获。首先要把知识吃下去,它才是你的,哪怕现在只是囫囵吞枣,将来一定会大有感悟。

第二、背经典:胸纳万卷,笔下千言,巧妇无米,画饼充饥。学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积累,而首先要积累的,就是各种经典。背诵经典文章、经典诗句、经典名言等等,我们就不愁说话时哑口无言,写作时词穷。多背多得,少背少得,不背不得,这就是学语文的智慧。

第三、背素材:为什么我们会写不出作文,写不好作文呢?那是因为缺少积累。作文本身是有感而发,写自己,写生活,必须要有足够的生活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,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才能写得动人。首先,大量地积累素材;然后,把素材记录在本子上,内化在脑海里;最后,将这些素材用自己的思想加工表达出来。所谓语文的基础,就是读了多少,记了多少,领悟了多少,表达得怎么样。

总之,对语文学习来说,阅读是信息的吸收,写作是情思的表达,背诵是经典的储存。这三者同等重要,不分主次,缺一不可。

记得博尔赫斯曾说,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。让我们在阅读中遨游,在写作中生长,在背诵中熏陶,做这天堂里最美的天使。学好语文,赢得天下。

谢谢大家!

2020年4月27日

李兵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