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树立规则意识——第七周国旗下讲话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18-04-17

孙震主任作国旗下讲话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孩子们:

  大家上午好!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“敬畏规则”。我将从“为什么要敬畏规则”“如何让敬畏规则帮助我们成长”这两个个方面展开论述。

  我们时时刻刻处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之中。是规则让我们理清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,是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有序,还是规则让我们不断的发展、成长。

一、为什么要有规则意识

  其一,是伟大中国梦的引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这是十几亿炎黄子孙的百年愿望。紧接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以“依法治国”为主题,鲜明的提出了为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方略。这就是国家层面的规则建立,那就是法律。宪法高于一切,每个公民、单位都要在法律的引领下做明确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健全的法治思维。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,应该增强公民意识、参政议政意识、主人翁意识、忧患意识、社会责任意识,学习和弘扬法制精神,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。只有我们成为拥有法治思维的合格公民,并在国家规则内各司其职,我们的中国梦才能稳步实现。

  其二,是自我道德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需要。在我们的身边总会发现一些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,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,到处乱跑,大声喧哗,父母则讪讪一笑:“我们现在学欧美国家,让孩子自由发展,少点规矩,多点个性。”

  有些和在场差不大的孩子,十四五岁,在聚会场合,父母还要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。孩子完全不融入聚会的活动,自己玩手机,完全不理会周围的人和事,父母此时则说:“我们家很民主的,用欧美素质教育的方式带孩子,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,少干涉他。”

  这种论调让我很困惑: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,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;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,连打招呼都还要父母教。这些孩子都不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,谈何“素质”呢?

而欧美孩子的素质到底怎样呢?以荷兰为例,荷兰是个社会容忍度很高的国家,可其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是规矩,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服从。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,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,不提倡批判和反抗,更不会容忍散漫无礼。讲言论自由,也要在没有歧视和尊重他人感情的前提下。

  由此我们明白,所谓素质必须要有前提那就是规则意识,在规则的引领下形成。没有规则,道德便没有生长的土壤,没有规则,素质只是空中楼阁。

二、如何让敬畏规则帮助我们成长

  规则是一个社会的契约,它的形式各种各样,但目的只有一个:维护所有人的共同利益,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感受到尊重,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。所以,做人不可任性,不可肆意妄为,要敬畏规则。大到宪法,小到我们的校规、班级公约、小组共约、宿舍公约,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,这种行为规范一经确立,便具有了不可逾越的神圣性。熄灯后不许说话、打饭排队、不乱扔垃圾,爱护公物、不隔墙购饭、尊敬师长、团结同学,这些规则我们都应该敬畏并遵守。一个到处是垃圾的学校谁都不喜欢,一个嘈杂吵闹的自习谁都无法安心学习,一个午休晚睡秩序混乱的宿舍谁都不能好好休息,一个被破坏安全销的灭火器不能给任何人带来安全。正所谓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,敬畏规则保护的是每一个人的权利。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、能够敬畏规则、遵守规则的人一定是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人,一定是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人,是大家都喜欢的人。而团队意识淡漠、管不住自己、肆意破坏规则的人是能力低下的人,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人。

  最后,希望大家在规则的引领下走向人性光辉,实现智慧成长!谢谢大家。

隆重的升旗仪式

向国旗行注目礼

认真聆听

全体师生员工